《 滿江紅 》 | |||||
名稱 | 滿江紅 |
別名 |
紅萍 | ||
分類 | 真蕨亞門,槐葉蘋目,滿江紅科Azollaceae.滿江紅屬 |
原產地 |
|||
用途 | 因它與藍藻共生,有固氮的作用,生長繁殖快,是很好的稻田綠肥,也是家畜及淡水魚兒的好飼料。是有一定的經濟價值,但因近年來除草劑的大量使用,已有瀕臨絕種的危機。 | ||||
生長特性 |
|
||||
在學校位置 | |||||
|
葉 | ||||
|
|||||
滿江紅為一種水生蕨類植物。其最適合之生長環境為pH 4.5~7.0,溫度為15~30 OC,田間土壤磷與鐵含量較高者生長較佳,可與水稻共作。在適合之光照及溫度下其生長極為迅速,約4天可繁殖一倍,覆蓋性強,對水稻田雜草抑制有很強之效果,可減少除草劑之施用。滿江紅葉內側有許多黏液小穴,含有共生之固氮藍綠藻,因此固氮能力強,犁入土壤後可供給大量氮素,可減少化學氮肥之施用量及節省成本,為水田之優良綠肥,且不佔空間,栽培容易。 水稻插秧前可於田間隔一小塊地先進行滿江紅之繁殖,磷肥是滿江紅最重要之肥料,適用量約磷酐每公頃7.5~15公斤,可不添加氮肥。待於整地插秧後可將繁殖之滿江紅放養至田間,每分地放養鮮重約25~30公斤。放養初期生長勢較緩,放養30天覆蓋率約30%,待水稻分蘗開始旺盛其生長勢也隨之旺盛, 50天其覆蓋率約達90%,可生產滿江紅鮮重每公頃約 15000 公斤,翻犁入土壤後可供應氮素 38 公斤,磷素3.5 公斤,鉀素20 公斤,並可提高土壤有機質 含量。 |